“为什么你读了很多书却没有用?”
“支付宝为什么越来越讨厌?”
“端午节到底能不能祝快乐?”
每天,即使不打开手机,都会沉浸在成千上万条信息洪流当中。以上的信息是我关注的公众号最近的发送的消息,满满的都是观点。如何不被这一切牵着鼻子走,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?我们可以了解一下“批判性思维”。
什么是批判性思维
首先认识下什么是批判性思维,批判性思维(Critical Thinking
)在维基百科的定义是这样的:
The intellectually disciplined process of actively and skillfully conceptualizing, applying, analyzing, synthesizing, and/or evaluating information gathered from, or generated by, observation, experience, reflection, reasoning, or communication, as a guide to belief and action.
翻译成中文:
批判性思考是智力上训练有素的,积极且熟练的诠释、使用、分析、综合、评估观察、经验、反思、论证、沟通得到或产生的信息的过程,它是信念和行动的向导。
说人话,就是在吸取外部信息的时候,要注意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出适当的问题,在不断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训练和对新领域的认知。
在中国教育体系和文化里,批判性思维属于非常“短缺”的一样东西。在查找资料中了解到,在英美教育中,老师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就开始引导孩子们培养所谓Critical Thinking
的能力。
入门批判性思维
简单实用的批判性思维方式可以分为三步:
- 第一步,
Inquiring mind
,对事实(Fact)和观点(Opinion)有探究精神,对事实和观点进行合理质疑。 - 第二步,
Circumspect
,基于事实做出判断,谨慎形成自己的观点(Opinion)。 - 第三步,
Be open-minded
,对于自己在事实获取、推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吸收,不轻易否决和自己不同的观点。
除了第一步之前,其他都是态度问题。我们对如何进行合理质疑更感觉无从下手,还好下图提供了很好的框架:
- Who - 这是谁在说?熟人?名人?权威人士?想想看,谁在说这句话,重要不重要?
- What -他们在说什么?这是一个事实(fact)还是一个想法(opinion)?他们说话有足够的根据么?他们是不是有所保留,有的话出于某种原因没说出来?
- Where - 他们在哪里说的这些话?在公共场合,还是私下里?其他人有机会发表不同意见么?
- When-他们什么时候说的?是在事情发生前、发生中,还是发生后?
- Why -为什么他们会这么说?他们对自己的观点解释得充分么?他们是不是有意在美化或丑化一些人?
- How-他们是怎么说的?他们说的时候看上去开心么?难过么?生气么?真心么?仅仅是口头表达的,还是写成了文字?…
Opinion is Cheap
,当发生热点事件时,在未经思考查证的情况下不急于发表观点,不被情绪化文章激化而失去思考的能力,是批判性思维的开始。不轻信,不盲从,不武断,以上思考方式虽未能系统地进行批判性思维,但足以应对日常生活。
深入批判性思维
批判性思维并未指明我们必须要怎样的方式去思考,进行学术研究的人不仅仅需要问几个为什么,更需要完整的批判性的框架,并且严谨的执行框架的每一个步骤。而恰恰《学会提问》中提供了完整的思考框架进行批判性思考。先了解批《批判性思维》中提供的几个基本术语:
- 断言(Claims):断言在批判性思维领域和“陈述(Statements)”的概念是相同的。批判性思维的关键就是检查和评估断言以及各断言之间的关系。
- 论题(Issues):在概念上可以等同于问题(Question)。当我们在探究断言真假时,就提出了一个“论题”,论题可以分为描述性论题和规定性论题,前者是指是什么、怎么样等描述,后者是指“应不应该”的问题。
- 论证(Arguments):论证由前提(Premise)和结论(Conclusion)构成。前提也就是“理由”,用于支持或证明结论。
论证是批判性思维最重要的元素。从类型上可以划分为两类:
- 演绎论证:前提为真,结论不可能为假。演绎是为了证明结论。
- 非演绎论证:前提为真,就进一步提高了结论为真的可能性。非演绎是为了支持结论。
了解基本术语,我们就可以看下,批判性思维的框架了:
- 什么是论题?什么是结论?理由是什么? —— 识别论证的中元素
- 哪些词语有歧义? —— 明确论证元素的确切含义,是分析论证的基础
- 什么是价值观冲突?什么是价值观假设? 什么是描述性假设?
价值观假设: “我们所作的没个决定都有自己的个人印记——经历、价值观、训练和文化的习惯。”这句话很明确的点出,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,所做的其实并没有我们给自己找的理由那么简单。那些根深蒂固的、在我们的成长过程沉淀下来的价值观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,任何人都一样。例如,觉得大学生恋爱有助于其成长的人可能会持有这样的价值观“跟随情感生活比克制、忍耐更重要”。价值观本身并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,也没有优劣次第之分。
描述性假设。例如上面讲到的支持大学生恋爱的人的一个描述性假设可能是:大学生有能力处理好学习和谈恋爱的时间分配。大家应该注意到,这不是支持大学生谈恋爱的原因,但是基本上如果作者的价值观假设是:人活着是需要不断成长的,而不是及时享乐的话,那么“大学生有能力处理好学习和谈恋爱的时间分配”这个描述性假设就非常重要。没有这个假设,作者是不可能支持大学生恋爱的。
《学会提问》的作者给出了一些确定价值观假设的线索的方法,这些方法都非常重要,值得我们不断去寻找。这些线索包括:
- 查看作者的背景。
- 想想“为什么从他自己的立场得出的结果对作者如此重要”这个问题。
- 从相似的社会性观点中寻找类似的价值观假设。
- 使用颠倒角色扮演技术。站在与作者相反的立场上并确定对这种立场来说很重要的价值观。
- 寻找常见的价值观冲突,如个人权利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冲突。
- 推理中存在谬误吗?
- 这些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?
“观察、经验、反思、论证、沟通得到或产生的信息”的可信度
- 你发现干扰性原因了吗?
- 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?
《理性动物》告诉我们:人生中有些事情是很容易的,比如学说话;而有些事情确实很难,例如学习读和写就比说话难很多。为什么说话容易而写作难呢?答案可以在人类进化史中找到,我们的祖先已经用语言交流了几十万年,而书面文字只是一新生儿。现代世界充斥着用数字表述的统计信息,统计学的历史仅仅有100年左右,所以我们可以理解“我们对统计数据一无所知”。
- 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了? 什么结论可能是合理的?
《金字塔思维》告诉我们:组织思想的时候总会使用有利于论证的资料,而把一些不利于论证的讯息排除在外,我们能看到的信息是完整信息的一个侧面
再回头维基百科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,现在或许我们能有更深入的理解了。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一种有利于独立思考的方法论,更是一种完善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的方法论,可以使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学习、说服、写作。
参考文献:
- 《批判性思维: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》
- 《学会提问:批判性思维指南》
- 《批判性思维工具》
- 《理性动物》
- 《社会心理学》
- 《影响力》
本文作者 : cyningsun
本文地址 : https://www.cyningsun.com/06-16-2016/critical-thinking.html
版权声明 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ND 3.0 CN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